1.適用范圍: 本標準規(guī)定了主要用于電子設備中單面及雙面撓性印制板的要求。 這類撓性印制板是指采用覆銅箔層壓板,減去法制造所得。單面撓性印制板是以聚酯或聚酰亞胺為基材,雙面撓性印制板是以聚酰亞胺為基材。 備注:1 本標準的引用標準如下: JIS C 5016 撓性印制板試驗方法 JIS C 5603 印制電路術語 JIS C 6471 撓性印制板用覆銅箔層壓板試驗方法 (2) 本標準對應的國際標準如下: IEC 326-71981 印制板,第7部分:無貫穿連接的單、 雙面撓性印制板規(guī)范。 IEC 326—81981 印制板,第8部分:有貫穿連接的單、 雙面撓性印制板規(guī)范。 2.術語定義: 本標準采用的主要術語定義按JIS C 5603規(guī)定,其次是: (1) 粘合劑流動 指復蓋膜在加熱加壓下,粘合劑流出到連接盤等導體上。 (2) 增強板 附著于撓性印制板上的一部分剛性基材,它遣捎謎澈霞琳澈瞎潭?,鸽A龐諛有雜≈瓢宓惱庖徊糠摯梢允遣閶拱?、塑亮曞或靳橍板?lt;BR>(3) 絲狀毛刺 是機械加工時產(chǎn)生的細絲狀毛刺。 3.特性:適用的特性和試驗方法項目,見表1。此試驗方法按JIS C 5016。 表1. 特性和試驗方法 1 表面層絕緣電阻 5×108Ω以上 7.6 表面層絕緣電阻 2 表面層制電壓 加交流電500V以上 7.5 表面層耐電壓 3 剝離強度 0.49N/mm以上 8.1 導體剝離強度 4 電鍍結合性 鍍層無分離剝落 8.4 電鍍結合性 5 可焊性 鍍層的95%以上部分焊錫附著良好。這對聚酯基材的撓性板不適用 10.4 可焊性 6 耐彎曲性 有復蓋區(qū)的撓性印制板,滿足交貨當事者商定的彎曲半徑下的彎曲次數(shù) 8.6 耐彎曲性 7 耐彎折性 有復蓋區(qū)的撓性印制板,滿足交貨當事者商定的彎折曲率半徑及荷重下的彎折次數(shù) 8.7 耐彎折性 8 耐環(huán)境性 由交貨當事者商定,選擇右邊試驗方法中條件作試驗,滿足 試驗項目的試驗前后特征 9.1 溫度循環(huán) 9.2 高低溫熱沖擊 9.3 高溫熱沖擊 9.4 溫濕度循環(huán) 9.5 耐濕性 9 銅電鍍通孔耐熱沖擊性 雙面撓性的金屬化孔導通電阻變化率是20%以下 10.2 銅電鍍通孔耐熱沖擊性 10 耐燃性 有關耐燃性試驗后,滿足以下值: (1)燃燒時間: 各次10秒以內(nèi)10次合計50秒以內(nèi) (2)燃燒及發(fā)光時間: 第二次的兩者合計30秒以內(nèi) (3)夾具和標志線燃: 沒有燒或發(fā)光 (4)滴下物使脫脂棉: 沒有著火 JIS C5471R的6.8耐燃性 備注: 當試樣5件中有1件不滿足(1)-(4)項規(guī)定時,或10次燃燒時間合計51-55秒時再試驗.而在再試驗時必須全數(shù)滿足規(guī)定值。 11 耐焊焊性 無氣泡、分層。復蓋膜上沒有影響使用的變色。符號標記沒有明顯損傷。對聚酯基材的撓性板不適用。 10.3 耐焊接性 12 耐藥品性 無氣泡、分層。不明顯損傷符號標記 10.5 耐藥品性
4.尺寸 4.1 網(wǎng)格尺寸 4.1.1 基本網(wǎng)格:撓性板的網(wǎng)格以公制為標準。英制網(wǎng)格僅限在老產(chǎn)品必須時才使用。 基本網(wǎng)格尺寸:公制2.50mm,英制2.54mm 4.1.2 輔助網(wǎng)格:在有必要比4.1.1的基本網(wǎng)格尺寸還小時,可以如下: 公制網(wǎng)格:0.5mm單位而需更小單位時按0.05mm單位 英制網(wǎng)格:0.635mm單位 備注:比0.05mm或0.635mm更細的網(wǎng)格單位是不使用的。 4.2 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由交貨當事者商定,尺寸的允許誤差是當外形尺寸不滿100mm時±0.3mm,外形尺寸100mm以上時±0.3%。 4.3 孔 4.3.1 孔徑和允許差 (1) 元件孔 撓性印制板的元件孔最小孔徑是0.50mm,其允許誤差±0.08mm。 (2) 導通孔 雙面撓性板的導通用電鍍貫通孔,電鍍后的最小孔徑0.50mm,其允許誤差±0.08mm。 (3) 安裝孔 (A) 圓孔 圓孔的最小孔徑0.5mm,其允許誤差±0.08mm (B) 方孔 方孔一邊最小尺寸0.5mm,其允許誤差±0.08mm 4.3.2 安裝孔邊緣和板邊緣間最小距離 最小距離2.0mm以上。 4.3.3 孔位置偏差 相對于設計的孔位置,加工后的孔位置偏差0.3mm以下。但導通孔除外。 4.3.4 孔中心間距離 孔中心間距離在未滿100mm時允許誤差±0.3mm,100mm以上的允許誤差±0.3%。 4.4 導體 4.4.1 加工后的導體寬度相對于設計值的允許誤差,按表2。 表2. 加工后寬度允許誤差 設計導體寬度 允許誤差 1.10以下 ±0.05 0.10以上,小于0.30 ±0.08 0.30以上,小于0.50 ±0.10 0.50以上 ±20% 4.4.2 加工后的導體間距相對于設計值的允許誤差,按表3。 表3. 加工后間距允許誤差 設計最小導體間距 允許誤差 0.10以下 ±0.05 0.10以上,小于0.30 ±0.08 0.30以上 ±0.10 4.4.3 板邊緣部與導體邊緣的最小距離,設計值最小距離是0.5mm以上。 4.5 連接盤 4.5.1 最小連接盤環(huán)寬 圖1所示的加工后有效焊接的最小連接盤環(huán)寬d是0.05mm以上。 圖1 有效最小連接盤環(huán)寬 4.6 金屬化孔鍍銅厚度 孔內(nèi)壁鍍銅厚度平均0.015mm以上,最小鍍度0.008mm以上。 5.外觀 5.1 導體的外觀 5.1.1 斷線 不允許有斷線 5.1.2 缺損、針孔 按圖2所示,加工后的導體寬度w,導體上缺損或針孔寬度w1,長度l,則w1應小于1/3w,l應小于w。 5.1.3 導體間的殘余導體 按圖3所示,殘余或突出的導體寬度W1,應小于加工后的導體間距w的1/3。 圖2 缺損.針孔 圖3 導體間的導體殘余 5.1.4 導體表面的蝕痕 圖4所示,由腐蝕后引起的表面凹坑,不允許完全橫穿過導體寬度方向。 5.1.5 導體的分層 圖5所示,導體分層的寬度a,以及長度b,相對于加工后的導體寬度W的要求如下。對反復彎曲部分,不可有損彎曲特性。 1 有復蓋層的部分 b≤w,可彎曲部分 a≤1/3w 一般部分 a≤1/2w 2 無復蓋層的部分 a≤1/4w,b≤1/4w。 5.1.6 導體的裂縫 不允許有 5.1.7 導體的橋接 不允許有 5.1.8 導體的磨刷傷痕 刷子等磨刷傷痕的深度應小于導體厚度的20%。對反復彎曲部分不可有損彎曲特性。 圖4 表面蝕痕 圖5 導體的分層
5.1.9 打痕壓痕 圖6所示,打痕壓痕 的深度應在離表面0.1mm以內(nèi)。在深度測量困難時,按背面基板層突出的高度c與打痕深度是相等的。
圖5 導體的分層 5.2 基板膜面外觀 導體不存在的基板膜面外觀允許缺陷范圍列于表4。不允許有其它影響實用的凹凸、折痕、皺紋以及附著異物。 5.3 復蓋層外觀 5.3.1 復蓋膜及復蓋涂層外觀的缺陷。允許范圍見表5,不允許有影響使用的凹凸、折痕、皺褶及分層等。 5.3.2 連接盤和復蓋層的偏差 圖9所示,連接盤和復蓋層的偏差e在外形尺寸未滿100mm時允許偏差±0.3mm以下,在外形尺寸100mm以上時允許偏差是外形尺寸的±0.3%以下。 5.3.3 粘結劑以及復蓋涂層的流滲 圖10所示粘結劑以及復蓋涂層的流滲程度f應小于0.3mm以下。但是在連接盤處,加上復蓋層偏差以及沖孔偏差,必須滿足最小環(huán)寬g≥0.05mm。 5.3.4 變色復蓋層下的導體 復蓋層下的導體變色,在經(jīng)溫度40℃,濕度90%,96小時的耐濕性試驗后,必須仍滿足耐電壓、耐彎曲、耐彎折、耐焊接性能要求。 5.3.5 涂復層的偏差 圖11所示涂復層的偏差,按JIS C 5016的10.4可焊性 中規(guī)定進行試驗,涂復層偏差部分的導體上沒有附。 5.4 電鍍的外觀 5.4.1 電鍍結合不良 圖12所示,鍍層結合不良處的寬w1,長度L,加工后導體寬度w,相應要求列于表6。而且鍍層結合不良不得有損于接觸區(qū)域的可靠性。 表4 基板膜面的缺陷允許范圍 缺陷類型 缺陷允許范圍 打痕 表面打壓深度在0.1mm以內(nèi)。另外膜上不可有銳物劃痕、切割痕、裂縫以及粘結劑分離等。 磨痕 刷子等磨刷傷痕應在膜厚度20%以下。而且反復彎曲部分不可有損彎曲的特征。 表5 復蓋層外觀的缺陷 缺陷的類型 缺陷允許范圍 打痕 表面打壓的深度應在0.1mm以內(nèi)。而且在基材膜部分不可有裂縫。 氣泡 圖7所示氣泡的長度1在10mm以下,二條導線間不應有氣泡。在反復彎曲部分不應有損彎曲特性。 異物 有關導電性異物,按5.13導體音的導體殘余規(guī)定。圖8所示有 關非導電性異物,不得有搭連三根導線以上的異物。而且,反復彎曲部分不應有損彎曲特性。 磨痕 經(jīng)刷子磨刷的基材膜厚度減少小于20%。而且,反復彎曲部分不應有損彎曲特征。 表6 鍍層結合不良處的寬度和長度 (單位:mm) 區(qū)域 加工后的導體寬度W 0.30未滿 0.30以上、0.45以下 超過0.45 接觸端子 結合不良W1 1/2W以下 0.15以下 1/3以下 結合不良L 不超過導體寬度 連接盤 電鍍結合不良部分面積小于電鍍面積的10%(不包含粘合劑流出的) 圖7 氣泡 圖8 非導電性異物 圖9 復蓋層的偏差 圖10 粘合劑入覆蓋涂層有流滲
圖11 涂復層的偏差 圖12 電鍍結合不良 5.4.2 電鍍或焊料的滲膜 圖13所示電鍍或焊料滲入導體與復蓋層之間部分h應在0.5mm以下。 5.5 符號標志 符號標記應可以判別讀出。 5.6 粘貼的增強板外觀缺陷。 5.6.1 增強板的位置偏差. (1) 孔偏差 圖14所示增強板與撓性印制板之間孔偏差為1,撓性印制板和增強板的孔徑不得減少0.3mm以上。而且,D—l時必須在D的孔徑公差范圍內(nèi)。 (2) 外形偏差 圖15所示外形偏差為j,應在0.5mm以下。 5.6.2 增強板與其間粘合劑的偏差包含流出部分 圖16所示增強板與撓性印制板之間粘合劑偏差k應在0.5mm以下包含流出部分 。但是對于元件孔,必須滿足孔徑公差要求。
圖13 電鍍或焊料的滲膜
圖14 孔偏差 圖15 外形偏差 圖16 增強板與其間粘合劑的偏差(包含流出的部分) 5.6.3 增強板之間異物 圖17所示,增強板與撓性印制板之間的異物,應該凸起高度m在0.1mm以下。而且,增強板和撓性印制板的厚度有規(guī)定時,必須在允許值內(nèi)。 另外,若異物較大,應該是增強板和撓性印刷板的粘合面積的5%以下,并且在加工孔以及外形連接邊緣不允許有。 5.6.4 增強板之間氣泡 圖18所示,增強板和撓性印制板之間有氣泡,在使用熱固化性粘合劑時應在增強板面積的10%以下;在使用其它粘合劑時,應在增強板面積的1/3以下。而且,在插頭的插入部位不可有浮起或鼓泡。另外,在安裝時不可產(chǎn)生鼓泡。 5.7 其它外觀 5.7.1 絲狀毛刺 (1) 孔部 圖19所示,在孔部的非導電性絲狀毛刺長度應在0.3mm以下,而且不容易脫落的。 (2) 外形 圖20所示,在外形處的非導電性絲狀毛刺長度應在1.0mm以下,而且不容易脫落的。 5.7.2 外形的沖切偏差 圖21所示外形的沖切偏差,不允許外形和圖形接觸。但是,電鍍引線,增強板用獨立連接盤或增強板用圖形除外。 圖17 增強板間的異物 圖18 增強板間的氣泡
圖19 孔口的絲狀毛刺 圖20 外形的絲狀毛刺 圖21 外形沖切的偏差 5.7.3 表面附著物(有關表面附著物如下:) (1) 不可有引起故障的容易脫落物。 (2) 固化的粘合劑 復蓋層的粘合劑,粘合劑的纖維等不易被漬異丙醇的棉花球擦落,不會引起故障,但是厚度規(guī)定的除外。 (3) 焊劑殘渣 用漬異丙醇的棉花球擦拭,棉球上不應有引起故障的玷污。 (4) 焊料渣 不可有引起故障的容易脫落物超聲波清洗1分鐘以內(nèi)脫落物 。牢固粘著的渣粒的允許的大小和個數(shù)如下: Ø0.10mm以上~0.30mm未滿 3個 Ø0.05mm以上~0.10mm未滿 10個 5 粘合劑碎屑 允許粘合劑的碎屑大小和個數(shù)如下: Ø1.0mm以上2.0mm未滿 1個 Ø0.1mm以上~1.0mm未滿 5個 6 標識、包裝和保管 7.1 產(chǎn)品標識 有下列標識 (1) 產(chǎn)品名稱或編號 (2) 制造者名稱或代號 8.2 包裝上標識 有下列標識 (1) 品種如表示撓性印制板的記號 (2) 產(chǎn)品名稱或編號 (3) 包裝內(nèi)數(shù)量 (4) 制造日期 (5) 制造者名稱或代號 9.3 包裝和保管 6.3.1 包裝 包裝是防止產(chǎn)品受損傷,同時有避免受潮措施。 6.3.2 保管 撓性印制板的保管場所必須有防止受潮措施。 |